国乒队内赛:伊藤美诚“克星”加冕她解决好如下问题未来可期
- 2022-11-15 08:37:00
- bradley 原创
- 82
国乒队内赛结果出炉,男队方面、樊振东、马龙、许昕包揽前三,波澜不惊。女队非主力选手王艺迪获得冠军,亚军张瑞、孙颖莎第3,丁宁第4,王曼玉第7,陈梦第8。除陈梦稍显遗憾外,其他正常反映了国乒女队的现状,在这里,我只想解读一下王艺迪,她是97年出生于鞍山的一名选手,今年23岁,在队中属于第二老中青中的中年梯队的领军人物。
王艺迪的天王山之战当属于2019赛季的香港公开赛女单决赛中,干脆直落的以4:0横扫伊藤美诚,问鼎女单冠军,一时间伊藤美诚的”克星“让人们认识这位乒乓女将。其实王艺迪成名较早,很早就在全国赛上战胜张瑞,获得过冠军
王艺迪是女子技术男子化的代表人物,右手横拍,两面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,当初蔡振华在悉尼奥运会后,其实就提出了女子技术男子化打法,崇尚进攻,通过力量和速度控制对方,主动上手,单板决胜负。最早李菊的打法就属于这种类型,爆发力强,速度快,力量大,但是李菊的反手始终打不出水平,被同批的王楠最终压制。
王艺迪能在激烈的女乒队内赛脱颖而出,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国家女乒当中主力阵容有陈梦、丁宁、刘诗雯、孙颖莎、王曼昱、朱雨玲并称地表最强前6人。王艺迪是非主力选手,目前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是第12,这次能连续挑落主力选手,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,就在人们欢呼雀跃之际,也不禁担忧起主力选手的状态,究竟谁能在6进3的奥运选拔赛脱颖而出呢?
1、王艺迪的反手是拧、拉、撕、弹,看她比赛和张怡宁有所不同,张怡宁的反手更多是弹击为主,弹到反手,形成相持,然后变正手,最后靠正手一板质量高的前冲弧圈球打死对方。而王艺迪的反手能撕能弹,所以在画面中能看到她弹撕结合,弹中带撕,撕中带弹,反手连续弹击后,马上变中路正手,这个是稳中带凶的节奏变化,这一招靠单板决胜负的变化令很多对手都不适应。
2、王艺迪的正手单板质量高,在爆发力和速度方面能和孙颖莎、陈幸同、王曼昱一较高低,单板质量,这个要好于刘诗雯和丁宁,在卡塔尔多哈公开赛,丁宁0:4完败于伊藤,这个单板质量比是23.8%vs 56.8%,,完全处于下风,这个比率你要想赢球,太难了。大家可以关注我的文章,《丁宁第4,孙颖沙第3,奥运人选分析》,里面有详细论述,这里不再赘述。
3、王艺迪内战取得了骄人的战绩,外战尤其对日本是9胜1负,对日本伊藤是3胜1负,对日本的石川佳纯和平野美宇保持全胜,可以说是伊藤美诚的“克星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王艺迪球路上克制伊藤,通过反手底线牵制伊藤,回到正手就是中路变正手,在连续的拼对手过程中,速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令伊藤难以招架。因此,也获得了伊藤美诚克星的称号。
其实日本早期的福原爱、石川佳纯和平野美宇都是反手要优于正手的,在连续的反手压正手再给中路,特别怕中国这种速度和力量型的打法,在王艺迪身上可以看到当年郭跃的身影。
就是如果对手的单板质量高,或者能与她对抗上3-5板后,她的衔接能力和相持对拉能力不足就暴露无疑。我们看张怡宁打球,正手相持能力在速度、旋转方面质量是一板比一板要高,比赛时,双方是斗智斗勇的过程,你的正式质量高,对手就不敢连续给,这时给反手,被对方压制住,这球就没法打了。有一次,张怡宁在接受采访时,媒体说“你行,你上啊?”,张怡宁回答自然是,“我行我就上”,看来张怡宁在打日本几个选手,就包括伊藤美诚还是很有心得的。我们看张怡宁和王楠的比赛,在正手决定最后一击时,张怡宁总是笑到最后,不是说王楠水平不行,而是说张怡宁将乒乓球的速度、力量、旋转演绎到极致,我估计在未来20年间,很难出现像张怡宁那样在正手速度、力量、旋转单板能以2个倍数递增的选手。
回头我们继续说王艺迪,如果日本选手能顶住她的前几板爆冲,接下来王艺迪连续攻,持续攻的能力就会下降。其实日本乒协也注意到这个问题,日本现在也学习中国,分为主力和替补选手,但可惜替补选手的实力有限,对主力选手提升空间有限。
在对中国武杨和韩国徐孝元时,她连续拉弧旋时,信心不足,即使第一板拉出高质量的弧圈,接下来拉下旋或者加转上旋球时,对击球点总是慢半拍,反胶拉加转弧圈时,一定要在上升期或者最高点拉起,这个可以参阅我写的文章《说个球,论乒乓球的速度、力量和旋转》一文。
总结:国家队主力都是技术全面,正反手突出,无明显漏洞。王艺迪明显是反手好于正手的运动员,这也导致不能挤身超一流选手行列。
反手是下限,正手是上限,反手打的再好,只能做防御和过度使用,在和高手对抗中,你的防守和进攻能比别人出色,这就和别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了。而正手的单板质量高决定了你已经迈向了一流选手,而正手单板连续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则是超一流选手的顶配。在这一点上,王艺迪仍需改进。
王艺迪在接正手球时,要学会判断对手回过的球是旋与不转,是撇了一板还是抹过来的,如果是正常的出台球,直接对拉就可以。但是如果球在由上旋变下旋,由下旋变上旋时,一定要处理好速度、力量和旋转的火候,而不是一味的靠“暴击”
在面对徐孝元时,我们发现王艺迪办法并不多,在上旋变下旋时,一定要控制好 板型,在队内比赛要多看王曼昱和武杨的比赛录像。王曼昱在打削球手时,在判断旋转,尤其是逆旋转方面,游刃有余。
反手好是一流选手的必备,而正手持续攻才是超一流选手的顶配。在正手持续攻方面,可以向老将丁宁和王曼昱学习,丁宁的正手持续攻能力在现役选手中最好,丁宁和张怡宁都来自北京队,可能和她们在青少年时,教练在这方面重点训练有关。当然丁宁也有弱点,在速度和力量方面不是最好的,丁宁和别人打球总希望多加持几拍,而伊藤总是在坚持减少拍数的情况下,提升单板的质量。其实这也是抑制和反抑制的关系。
现在,王艺迪在国家队的地位比较尴尬,23岁的年龄刚好在老中青的第二梯队。前有老将刘诗雯、丁宁。丁宁个子高,护台能力强。在正手连续相持能力是最好的,刘诗雯力量不是很大,但她的速度和旋转是地表最强6人中,是最好的。
后有陈梦、孙颖莎和王曼昱后起之秀。陈梦在3人当中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,在对伊藤的正手时,她的单板质量是最高的,也是威胁最大的。孙颖莎和王艺迪都是暴击形选手,力量第1、速度第2,在外战中,孙颖莎对伊藤的战绩仅次于陈梦,前途一片光明,莎莎比王艺迪占优的地方在于一是年龄,二是打削球选手的战绩要好于王艺迪。
王曼昱的正手衔接能力特别好,连续上手拉球节奏感很强,是我一直欣赏的女乒队员,但是在力量方面确实不如王艺迪和莎莎,速度稍逊于刘诗雯。在大球时代,要加强力量和速度练习,这是女子男子化的必由之路。至于朱雨玲,外战不理想,估计要让出一个主力位置了。
分析:王艺迪接下来要努力训练,力争超越朱雨玲,方能抢得一席之地。在东京奥运会后,刘诗雯和丁丁必定要离开乒乓舞台,届时王艺迪刚好24岁,能否成为女乒主力,就在我上面分析的3点,特别是打削球的能力,一定要加强,要知道地表最强6人中,没有一个有明显缺陷的,而王艺迪恰有这个短板,这也是她不能跻身主力的原因之一。
在女子男子化方面,特别强调力量和速度,在单板力量方面,孙颖和和王艺迪无疑走在了前列,而在正手持续攻方面,丁宁和王曼昱是队内的不二人选。老将刘诗雯有伤在身,没有参加本次比赛。但刘诗雯的速度在队内还是有竞争力的,能将速度、力量、旋转三者结合起来的,陈梦目前无论是在排名和实战方面都是实至名归的,但这次“败走麦城”还是给女乒敲响了警钟。
联系人: | 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 |
---|---|
电话: | 400-123-4567 |
传真: | +86-123-4567 |
地址: | 甘井子区东北北路101号 |